紅爆網絡的 Pokémon Go 用上什麼技術?一篇文章搞清楚 AR、VR 、MR!
Pokémon Go 已經紅了近半個月,不知道大家膩了沒有。當全城都在討論應該怎樣捉小精靈的時侯,TechApple 編輯部發現部份用家仍然分不清楚 AR 、VR 、360 相機的分別,而相對陌生的概念 MR 亦經常被人搞混。這次跟大家談談近年遊戲界流行的幾種虛擬實境技術。

貼近生活的 AR 擴充實境: Pokemon Go 、Snow、Snapchat
先從我們最常見的技術談起: AR (Augmented Reality) 擴充實境。
先說定義:AR 是利用相機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並進行互動。這樣說有點難理解,試想想你的手機是一個魔法濾鏡,透過手機屏幕可以觀察到現實看不到的事物,說穿了就是 Pokemon Go 開啟程式後見到身邊的小精靈一樣。
當你打開手機,當中有一大堆程式都用上了 AR 技術: Snapchat 噴彩虹、Snow 的各種面孔濾鏡、觀測天體的 Google Skymap ,當然少不得要提的是 Ingress 與 Pokemon Go 這兩款由 Niantic 開發的遊戲。回看 2008 年 Android G1 上已經有 Wikitude AR Travel Guide 這個 AR 導航應用,類於的應用亦見於 2013 年的 Nokia Here Map ,但真正把它發揚光大可是在遊戲、有趣拍攝的應用上。
另一個 AR 的經典例子是 Google Glass,利用稜鏡將影像反射進眼球,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現實景像,兩者結合有點像《龍珠》裡的戰鬥力測量儀。現時 AR 主要靠手機的鏡頭與屏幕結合做出效果,但廠商不斷研究半透明 LED 屏幕,亦研究汽車、眼鏡等隨身物品可否加入 AR 資訊儀。
老科技、新活力:VR Virtual Reality 與 360 相片有什麼分別?
另一個 2016 年熱烈話題就是 VR (Virtual Reality) ,顧名思義它是利用眼鏡、耳機、感應器去打造一個虛擬實境,用家能作出一定程度的互動,就像是「跳進了遊戲世界」的感覺。現時 VR 裝置都需要戴上眼罩(視角),更複雜的更會配合耳機(聽覺)與震動反應(觸覺)的模擬。當然愈複雜的 VR 情境對電腦運算要求山就愈高,以 HTC VIVE 、Oculus Rift為例需要 NVIDIA GeForce GTX 970 或以上效能,是現時中階以上的顯示卡。
什麼時侯開始 VR 開始流行起來? 2014 年 6 月 Google 推出極簡單的 Google Cardboard 玩具,隨後 2015 年 Samsung 推出自家 Gear VR 裝置是較簡單的 VR 系列, 2016 年 HTC VIVE 與 Playstation VR 都強調在遊戲方面的體驗,實際上這是新創意嗎?絕不!要追溯第一代的 VR 遊戲早在 1991 年面世,它的名字叫 Virtuality。其後 Sega 、任天堂亦有發展相關遊戲,可惜 VR 遊戲並未因此而大流行,直到 2010 年Oculus Rift 面世令人們再次重視起這個技術。
很多人亦搞不清楚 VR 與 360 相片/影片,實際上 360 拍攝是的 VR 的一個輔助應用:透過特制鏡頭/多部相機配合,拍出 360 的全景相片/影片,利用專用 VR 裝置瀏覽時可由用家自行整節角度,最近年 Facebook 亦開始支援這個功能了。實際上 Google 於 2012 年的 Google I/O 發佈 Andoid 4.2 時已提出 Photo Sphere 功能:利用多張相片拼砌出一個 360 度的相片空間,他們自家的 Google Street View 同樣用上了 VR 概念。

現時在 Youtube 已能下載 360 影片,而電腦上 Chrome 、Firefox 甚至手機上的 Youtube Apps 已經支援 360 影片的播放,我們不需要 VR 裝置就可以瀏覽 360 相片/影片,下面的 Youtube 影片就是例子。
更強的應用 MR 混合實境 (Mixed Reality): 微軟 HoloLens
最後想跟大家談的是比較陌生的一種概念: MR (Mixed Reality)。顧名思義這是混合了 AR 、VR 等多層次的集合品。上面我們提到 AR 是「現實延伸的世界」、VR 是「完全虛擬的世界」,巧妙結合兩者,現實和虛擬可以共享並相互作用的就是 MR 了。如果你覺得太複雜可以先看看下面微軟 HoloLens 的示範:
影片之中融合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:例如電單車(現實)和假定的設計、配件(虛擬)相互結合,但它又不是完全虛擬 (VR) 或是單純從實境延伸 (AR) ,當然影片中的是概念影片,現實中仍未實行,我們在部份科幻電影中看到立體投影、虛擬實境終極應用會是 MR (Mixed Reality)?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卻是不少廠商的目標。
TechApple 編輯部: AR、VR 從遊戲到各類應用
今期的話題介紹 Pokémon Go 、HTC VIVE 等採用的 AR 與 VR 技術,可是在遊戲以外大家想像過可以有什麼用途嗎?市場上亦有很多試作品:在 Nokia Here Maps 的 AR 導航功能相當人性化(同時亦很耗電);有人提出過 AR 菜單(從手機屏幕上面看到 360 度的菜式相片);而 VR 經常被提到可用於教育、遊戲、娛樂(甚至於成人影片),同時亦有人研究它在醫療、購物的可行性。
TechApple 編輯記得於 MWC 看過 5G 網絡的實際應用,其中一個就是 VR 虛擬實境的 360 度實時影像串流,5G 網絡低時延的特點令到遙控控制精密的機械人變得可行,亦衍生出不少用途,例如採用機械人進行精密卻具有一定危險性的事業,把風險進一步減低。
TechApple.com 全力為大家送上高質素文章!TechApple.com 需要你支持,請即 Like 我們的 Facebook Page!
Pingback: 為 Pokémon Go 而設 把精靈球「實體化」上 Kickstarter 集資! - TechApple
Pingback: 香港電腦通訊節 2016 正式開幕!加入 VR、AR 體驗區、電競活動 - TechApple
Pingback: 年年講呢啲!10 大 iPhone 回帶評論! - TechApple
Pingback: 【果言科技】 TechApple 2016 年 10 件科技大事回顧 - TechApple
Pingback: ASUS 發佈首部 Zenfone AR: 首部 S821 支援 Google Tango 手機 - TechApple.com
Pingback: 【VR 虛擬改變不了實景】連續 7 季虧損!VIVE 救不了 HTC 業積 - TechApple.com
Pingback: 比 Google Cardboard 更進一步:3D AR 眼鏡 Aryzon 支援各種手機 - TechApple.com
Pingback: 第一屆 Pokémon GO 官方活動不但嚴重失敗,還引起法律訴訟了… - TechApple.com
Pingback: 把創意跳出平面框框: Mardles discovAR 填色畫冊